《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非对称性构图是给西方带来震撼的日本美术魅力之所在,富有跳跃感的左右不均衡的构图,是与日本人的自然观和生命意识息息相关的审美意识。浮世绘通过构图的变化、人物的动态设计和相互间的对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手法,建立了完整的程式化手法,与俳谐、文学、戏曲等平民文艺形式有共通的审美意境。浮世绘还以“三联画”“五联画”等方式扩展画面,以人物为中心的构图灵活多样。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非对称、不规则、不匀整的背后,实际上潜隐着的是更对称、更规则、更匀整的东西,这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空间之美。因为在人的视觉记忆中,不连续的形状具有增长的潜质,能够依据不同的心理经验形成不同的完整形态,从而扩张和丰富可见形状的表现力。完整的形状却是固定和静止的,无法为不同的、变化着的视觉记忆提供想象与增长的空间。
日本桥(夜明)
川濑巴水
套色版画
38.8厘米×26.6厘米
1940年
东京 江户东京博物馆藏
川濑巴水(1883—1957)曾拜镝木清方为师学习日本画,是“新版画”运动的主要画家。作品以风景画为主,不仅流连于江户时代的往昔遗迹,也将视线投向新时代的都市景观。与歌川广重的《江户名所百景》有异曲同工之妙,《日本桥(夜明)》细腻的明暗和冷暖微差的淡蓝色调,静谧的画面充满温馨的情趣,歌川广重的乡愁风景在他笔下被赋予清新的现代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