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终章 浮世绘的艺术性】

由于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不少人习惯地认为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派生样式或次文化,日本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文化或艺术独特性,但事实并非如此。日本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体现在既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又维系传统文化的根本。日本历来就是一个善于“拿来”的民族,也以此造就了今天的日本文化。在日本历史上相继出现过的“绳魂弥才”“和魂汉才”“和魂洋才”等口号就集中体现了日本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待外来文化的一贯态度。正是由于浮世绘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才使其不仅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还影响了西方现代美术的进程。浮世绘在今天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依然是日本美术承上启下的一个里程碑。通过对浮世绘艺术性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日本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注

绿色的回响
东山魁夷
纸本着色
203.2厘米×155厘米
1982年
长野县信浓美术馆藏

东山魁夷(1908—1999)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曾留学德国。他致力于用油画技法革新日本画。作品多表现纯净的大自然,平面装饰性中孕含着空间之美,有着牧歌般的日本式情调。《绿色的回响》以信州八岳的“御射鹿池”为主题,他如此讲述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白马是钢琴的旋律,树木繁茂的背景是管弦乐。”渗透着对自然和人生的依恋和淡淡伤感。

千羽鹤屏风
加山又造
纸本着色 六曲一双
各372.5厘米×167厘米
1970年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加山又造(1927—2004)出身于京都的和服纹样设计世家,善以古典装饰与当代气质相结合,给程式化的日本画注入现代感。《千羽鹤屏风》集日本传统艺术之大成——日月与波浪造型出于14世纪的名作《日月山水图》,鹤的意匠借用和歌色纸的图案,金银工艺来自大和绘。作品表达的是他在日本鹿儿岛上遇见逾千只白鹤腾空而起的瞬间,那久久回荡在耳边的“美妙的羽音”。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