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剧通论
——形式的喜剧性和动作的喜剧性——喜剧的张力
▷第二章 情境的喜剧性和语言的喜剧性
▷第三章 性格的喜剧性

【第三章 性格的喜剧性】

喜剧具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性质。它既不完全属于艺术,也不完全属于生活。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果我们无法像在剧院包厢中观看表演一样旁观他们的行为,我们就不会因为他们而发笑。他们在我们眼中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他们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喜剧。但另一方面,即便在剧场中,笑的乐趣也不是一种纯粹的乐趣,我指的是一种完全审美的、完全无利害关系的乐趣。笑中夹杂着一种隐藏的念头,即使我们自己没有,这个念头也是社会为我们准备的。其中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意图,那就是羞辱某人,当然,这也是为了至少在外表上纠正他。因此,喜剧比悲剧更接近现实生活。悲剧越是宏大,诗人为了从中提炼出纯粹的悲剧性,所要对现实进行的加工就越深刻。相反,只有在杂耍和闹剧等内在形式中,喜剧才能与现实有所不同:它越是高级,越是趋向于与生活混为一体,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离高级喜剧如此之近,以至于剧院可以毫无改动地将其据为己有。

关注

戏剧所追求并带入光明的,是一种被生活的必然性所掩盖的深层现实,这种必然性往往是为了我们的利益。那么,这种现实是什么?这些必然性又是什么?所有的诗歌都表达着灵魂的状态。然而,这些状态中有些主要是由人与他人接触所引发的。这些情感是最浓郁的,也是最激烈的。就像电荷在两块电容器板之间相互吸引并积累,最终产生火花一样,仅仅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接触就会产生深刻的吸引与排斥,产生完全的失衡,最终使灵魂通电,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激情。如果人类任凭感官的自然本性发展,如果没有社会法则和道德法则,那么这些激烈的情感爆发就会成为生活的常态。然而,阻止这些爆发是有好处的。人类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必须遵循规则。利益诱导我们做的事,理性则予以节制:我们有责任,我们的使命就是履行这个责任。在这种双重影响下,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表层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趋于不变,至少希望能成为所有人共有的东西,并且当它们没有力量压制内在的个人激情之火时,就会被覆盖。人类向着越来越和平的社会生活缓慢进步,逐渐巩固了这种表层情感和思想,就像我们在世上生活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努力在燃烧的熔融金属之上覆盖一层坚硬、冰冷的表皮。但有时也会发生火山喷发。如果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就像神话中所描述的那样,它或许会喜欢在休息时,回想起那些突然爆发的时刻,因为在那些时刻,它感觉自己重新掌控了自己最深层的部分。戏剧为我们提供的正是这类的享受。在社会和理性为我们构建的平静而市侩的生活之下,它会在我们内心深处激起某种幸好没有爆发出来的东西,却又让我们感受到其内在的紧张感。它让自然在社会中获得了复仇。时而它直奔目标,从深处唤出能引爆一切的激情;时而它会绕弯子,就像当代戏剧经常做的那样。它会用一种有时是狡辩的技巧,揭示出社会自相矛盾的地方;它会夸大社会法则中可能存在的虚伪成分;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瓦解外壳,让我们触及内在深处。但无论是削弱社会,还是增强自然,戏剧追求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即揭示我们自身隐藏的部分,可以称之为我们个性中的悲剧性元素。当我们走出一部精彩的戏剧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吸引我们的,与其说是戏剧给我们讲述的他人的故事,不如说是它让我们瞥见了自己,瞥见了那充满模糊事物的混沌世界,这些事物本来想要存在,但所幸并没有发生。这时似乎有一种呼唤,唤起了我们内心无比古老的返祖性的记忆,那些记忆如此深刻,对我们当下的生活来说,是如此陌生,以至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在片刻间显得虚幻或约定俗成,我们必须重新学习适应。因此,戏剧所探寻的确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现实,这种现实藏在更功利的成就之下,而这种艺术的目标与其他艺术相同。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