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 AI 时代社交媒体非但不会受影响,反而会获得更多用户,人们会更加珍惜和人而非机器互动的体验。其实 Meta 根本不用去搞自己的 AI,因为 AI 产业不会冲击到自己。着急的是 Google、微软以及各种云厂商。Google 就不用说了,AI 显然是来革了它老命来的,微软因为本质上是软件公司,AI 对各种软件工具有实质性冲击,如果微软不积极应对必将落后于时代。各种云厂商看似影响不大,实则暗藏玄机。因为网站和云服务都会因为 AI 出现而锐减,使用云主机的需求会显著减少,这个时候云厂商要把 AI 算力笼络在自己体系内,才能基业长青,否则也迟早要被淘汰。这拨下来感觉马斯克的 Twitter 其实买在了正确时机,感觉使用 X 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马斯克反手再把 X 和 xAI 打包上市了,考虑到目前 AI 的期望值非常高,必定又能制造一个市值奇迹。
@dimlau 确实小众,设计游戏很考验创造力和讲故事的能力,这可不是单纯的写写代码就能搞定的。感觉游戏设计者都是艺术家。
@natsumemio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对标 notion 的,功能很多。这种笔记的问题就是数据格式复杂而且往往是独有的,相当于被绑死在软件上了,迁移到其他软件时会遇到麻烦。我写笔记更喜欢用 markdown 这样的 plain text 格式,兼容性最好,迁移也方便。
补充一点信息,Standard Notes 去年已经被 Proton 收购了,原来的 CEO 也离职了。所以这个软件在 Proton 是有些边缘化的感觉。不过能离线使用,所以做好数据备份应该问题不大。
Notesnook 官网介绍是巴基斯坦出品的软件,这个属实罕见。支持巴铁的可以试试。
我现在的笔记方案是 Emacs org-mode + Github。几年下来整体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近期开始考虑到 GitHub 本身的私密性和数据安全性。有些配置文件保存在 GitHub 上,即便仓库设置成了 Private,总感觉不太放心。考虑了几天,最终又用回来 Standard Notes,这个笔记的 e2e 加密功能市面上少有的,而且包含免费版可以托管加密数据,用来保存各种配置文件非常合适。
配合起来就是:知识性笔记使用 org-mode 明文存储,敏感信息使用 Standard Notes 保存。
中间有个插曲,当时听说 Joplin 也有加密功能,后来仔细研究了发现这个笔记软件只会在云端加密,本地还是明文存储。安全性有打折扣,最终没有选择。
另外有个 Notesnook 的软件看起来也不错,也是 e2e 加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他们的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