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幸福生活这件事时,你没必要像投票时那样说:“这边似乎占了多数。”这恰恰只能说明那边不够好。人间诸事可并非那么井然有序,多数人喜欢就是好的。相反,多数人的选择通常最糟糕。我们应当去寻找最佳方式,而非最常见的方式;能长久维持幸福的方法,而非乌合之众的方法,因为后者往往是真理最糟糕的阐述者。这里说的乌合之众,不光指厨房干活儿的仆人,也包括达官贵人。一个人的穿着代表不了什么,我不会只凭眼睛看到的去评价人,而是会选择更有效可靠的方式。灵魂是否高贵应当交由灵魂去判断。如果灵魂有工夫休憩,能够静下来喘口气,唉,那她将会面对怎样的自我折磨。一旦真实地面对本心,她定会说:“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我都希望它们从未发生;每当回想起说过的那些话,我都宁愿自己当初是哑巴;每当想到祈求过的一切,我都觉得它们更像是敌人的诅咒;而我所惧怕的——神啊,和贪恋的东西相比,它们反倒没什么负担!我与很多人结怨,又放下仇恨重归于好——同恶人尚且能维持友谊,和自己却从未达成和解。我曾绞尽脑汁想要脱颖而出,通过捐赠钱财引人注目,可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将自己暴露在恶意的刀剑下,让它知道该向哪里进攻。看到那些人了吗?他们吹捧你的口才、追随你的财富、努力讨你欢心、赞美你的权力,可他们却是你的敌人,即便现在不是,将来也一定会是。想知道有多少人嫉妒你,就看看有多少人崇拜你。既如此,何不去追求真正的善呢?那种内心能感知到,却不需对外炫耀的善?那些吸引眼球、让人们停下脚步带着艳羡指指点点的东西,说到底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论幸福生活》
他们还说,伊壁鸠鲁派哲学家狄奥多罗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割颈自刎的做法没有遵循伊壁鸠鲁的教导。有人将他的自杀视为疯狂,另一些人觉得他轻率鲁莽,但他自己却幸福安宁地见证了生命最后一刻。他对安度一生心怀感恩,还说了或许你永远都不爱听,最终却不得不面对的那句话:
我已活过,跑完了命运的旅途。
你们一会儿觉得这个活着不合适,一会儿觉得那个死了不合适,一听到某人因品德高尚成为了伟人,就会像小狗遇到陌生人那样汪汪乱叫。你们明白,他人的美德会在无形中映出你们的不足,世上没好人才更符合你们的利益。你们心怀嫉妒地拿他们的辉煌同自身的肮脏对比,却不明白这么做最后伤害的只有自己。如果追求美德的人都要被说成贪婪、好色、野心勃勃,那你这种连美德这个称呼都痛恨的人又算什么?你说,那些人根本做不到自己的主张,做不到知行合一,可这又怎么样呢?他们的话语英勇无畏、气势磅礴,能抵挡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风暴。他们努力把自己从十字架上解放下来,你们倒好,一个个亲手将自己钉上十字架。接受惩罚时,他们最多只是被钉在一个十字架上,而那些自作自受的人,受众多欲望的束缚,却是被钉在无数十字架上。可就是这些人,在侮辱别人方面却不乏恶意和小聪明。他们有工夫这么做倒也不难想象,毕竟有些人虽然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总有时间朝围观者吐口水。
毫无疑问,相比贫穷,智者在富有中能展示更多的品格。贫穷只为一种美德提供空间,那就是不向贫穷低头、不被贫穷压垮,但节制、慷慨、勤奋、严谨和崇高却都是在富裕中方能体现的德行。对智者来说,天生矮小不会令他自艾自怜,但他还是会希望自己威猛高大;体弱多病、眼睛失明,他也会意志坚定,但他还是会希望自己身强体壮,即便知道自己拥有比身体更坚强的东西;他能忍受健康不佳,但还是会希望自己健康。有些东西,虽然同整体相比微不足道,失去也不会影响其优秀的本质,但却会对源自美德的永恒快乐有所帮助,就好像拂面的清风会让水手心旷神怡,阴冷的冬天突然放晴,暖融融的阳光会让众人欢欣鼓舞一样,财富也会令智者愉悦。此外,智者中还有一群人——我是说我们这个学派的思想家——虽然认为美德是唯一的善,但并不否认那些被称作“无关紧要”的东西也有内在价值,而且其中一些比另一些更可取。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有些无关紧要之物没有可取之处,另一些却不乏可取之处。因此,不要弄错了,财富绝对属于其中的可取之物。“这么说的话,”你说,“我们对待财富的看法完全一致,你又凭什么嘲笑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吗?就我而言,如果财富从身边溜走,它不会带走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东西,可如果财富离开你,你就会目瞪口呆,好像自己的一部分也被带走了;在我眼中,财富占据一定位置,但在你看来,它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总而言之,我拥有财富,你被财富拥有。
全知全能、统治宇宙的神也一样,他拥抱外界的万事万物,也从万事万物中回归本心。我们的心灵也应如此,通过感官这个服务者触碰外界后,心灵还是要做感官和自己的主人。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凝结一心、和谐一致的能量以及不自相矛盾的,有坚定意念、认知和信念的可靠理性。当这种理性能够自我规范,让各方面都和谐统一、彼此调和时,我们就收获了至善。谬误和随波逐流将不复存在,任何事都不能令理性摔跤、跌倒。它会根据自己的授权行动,不需要面对任何意外。它不管做什么,最后都能令其变成好事,而且做得易如反掌、手到擒来,无须使用任何伎俩。不情不愿和犹豫不决是内心冲突和混乱的表现。因此,你可以坚定地宣称,至善是灵魂的和谐,和谐统一便是美德,纷争混乱引发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