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到异族敌人时,我们可以想到二战时在法西斯的宣传下,美国黑人是什么样的。一七九八年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描述黑人的:
圆脸,颧骨突出,高耸的额头,短小、扁平的宽鼻子,厚嘴唇,小耳朵,丑陋和不规则是他们显著的外貌特征。对这个不幸的种族来说,臭名昭著的恶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们都说他们懒散、不忠、报复心强、残忍、无耻、偷盗成性、说谎、下流、淫荡、卑鄙、放纵,这些低劣的品行令他们无视自然法则,同时丝毫感受不到良心的谴责。
自然而然,后来,在文明发展更成熟的阶段,犹太人被描述成这样:
那暗中窥视的眼睛是如此虚伪,让你不寒而栗,印刻在脸上的笑容,鬣狗般向外突出的嘴唇,还有那瞬间飘移的眼神,阴郁、呆滞、低能……黑暗的血在全身流淌,鼻唇沟闪烁着躁动与多变,仇恨和憎恶又在上面犁出一道道皱纹,留下沟壑纵横的痕迹……这都是为你们准备的!为你们这些敌对种族卑鄙的畜生、应该被消灭的混蛋。他们的鼻子,他们那巨嘴鸟的喙,背叛与奸诈的标志,为了最为肮脏的阴谋、为了每一次背信弃义而准备,那悬在嘴上的鹰钩鼻,那丑陋的鼻孔,那只烂香蕉,那只牛角包,那犹太佬的龌龊鬼脸,那像吸血鬼一样呼吸的弯曲的鼻子……十恶不赦的恶棍!去死吧,不共戴天的畜生!
这是谁说的?希特勒吗?不,是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在《大屠杀琐事》(一九三八年)中说的。再看下面这段,字里行间认为犹太人既不能成为演员,也不能成为音乐家:
对我们来说,设想一个古代或现代的人物,比如英雄或恋人,由犹太人来扮演,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丝毫不会被他们不得体的表演打动,反而会觉得荒唐可笑。但是,最令我们反感的,莫过于他们讲话时那奇特的口音。他们的音色刺耳、尖锐,说话时发出咝咝声,冲击着我们脆弱的鼓膜。也正因如此,我们对犹太音乐才会有如此糟糕的印象。对犹太人来说,承认他们在其他领域的艺术才能也许无可厚非,但肯定不是在歌唱方面,好像连造物主也不承认这一点。
这又是谁说的呢?塞利纳吗?不,是瓦格纳在《音乐中的犹太性》(一八五〇年)中说的。
另一方面,丑也是根深蒂固、流淌在血液里的。再听听这段:
我们的种族主义必须是肉体和肌肉的种族主义……否则就会落得与杂种和犹太人为伍。犹太人改名换姓混在我们中间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还要容易,不需要花很多钱或费很大力气就可以假装改变了灵魂……只有一种证明能终止杂交和犹太主义:血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