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
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田忌问孙子曰:“锥行者何也?雁行者何也?篡卒力士者何也?劲弩趋发者何也?剽风之阵者何也?众卒者何也?”
孙子曰:“锥行者,所以冲坚毁兑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剽风之阵者,所以回□□□[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
孙子曰:“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功。”
孙子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
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枼(音夜)其忧矣。”
田忌问孙子曰:“吾卒……不禁,为之奈何?”
孙子曰:“明将之问也。此者人之所过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
田忌曰:“可得闻乎?”
曰:“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而擒太子申也。”
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见。”
孙子曰:“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车者,所以当垒[也]。□□[者],所以当堞也。发者,所以当埤堄也。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从次之者,所以为长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难其归而徼其衰也。弩次之者,所以当投机也。中央无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分。法曰:见使枼来言而动……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高则方之,下则圆之。夜则举鼓,昼则举旗。”
——「陈忌问垒」
孙子曰:夫陷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无天兵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黄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也。剑无锋,虽孟贲[之勇]不敢□□□。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至也。剑无首铤(音定),虽巧士不能进□□。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无锋无后……□券不道。
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弓弩势也。
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
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非高下非……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
凡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功。
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势备」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以剸(音团)也。圆阵者,所以槫(音符)也。疏阵者,所以吠也。数阵者,为不可掇。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吠也。重□其□,将以剸也。居阵在后,所以……
[原阵之法]……
……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故必疏钜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豕页〕,或与之佂,或要其衰。然则疏可以取锐矣。
数阵之法,毋疏钜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音深)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笲(音烦)之而无间,䡊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前列若,后列若狸,三……阙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无前无后,无……
玄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旌,鼓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榼(kē)榼啐啐,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而不屈,终日不拙。此之谓玄襄之阵。
火战之法,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之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面衍以〔↑↓艹外〕,三军之士无所出泄。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艹外〕,薪荛既积,营窟未谨。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噪敦兵,以势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柤(音扎)、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音赤)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津,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
——「十阵」
兵问曰:交和而舍,粮食钧足,人兵敌衡,客主两惧。敌人圆阵以胥,因以为固,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阵而□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勿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此杀将击衡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当保险带隘,慎避广易。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粮食不属,人兵不足俧,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偼(音节),诸侯,莫之或待。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后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使离其固,以揆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此击保固之道也。
问: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
曰: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既□□,材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
——「十问」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是也。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胜。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形者,皆以其胜胜者也,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则□□。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是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故战势,大陈□断,小陈□解。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后,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
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孟贲之所难也。而责之民,是使水逆留也。
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故民见□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奇正」
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
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庞涓。
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擒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