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下十字架:圣克里斯多夫背着孩童耶稣》,1611至1614年。木板油画(祭坛画合上),420厘米×310厘米。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大教堂
鲁本斯,《下十字架》,1611至1614年。木板油画(祭坛画打开),420厘米×610厘米。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大教堂
鲁本斯,《下十字架》,1611至1614年。中间画板,420厘米×310厘米。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大教堂
在《圣殿中的献礼》中,奢华的场景和西面那红金色长袍的主导地位,被圣母庄重的服装和举止软化了。尤其是约瑟,他跪在老人和孩子面前。木匠右脚的脚底有一处独特且深刻的细节:脚跟闪着光亮、布满老茧,脚掌起了皱并开裂了。鲁本斯设法将福音书中对单纯的信徒来说最有意义的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贫穷、谦卑和朴素的颂扬。
在中央的大面板中,侧画中的明暗关系被颠倒了过来。光不再是空灵的或扩散的,而是强烈地集中在悲剧性的弧线上,那弧线从裹尸布上端开始,穿过基督青灰色的身体,一直延伸到圣约翰的身上。在《上十字架》中,构图努力抵抗那种猛烈的肉体能量带来的撕裂感。但这幅画中的所有形式似乎都融合在一起,或者说,像基督的血一样凝结成了悲剧中心的主导力量。尽管有强烈的肉体冲击,但有一种稳定的、有规律的运动,就像循环的脉搏,在整个构图中跳动,肢体布置得就像轮子的辐条,围绕着中心点——基督伤口上被刺穿的那一点——转动。在《上十字架》中,最具张力的元素集中在画面的底部,集中在残忍的劳工身上。而在《下十字架》中,他们成了两个惊人的细节,被孤立在画面的顶部,身体的侵略性堪比卡拉瓦乔最大胆的作品。右上角,裹尸布的一角被身形强壮、留着灰胡子的人用牙齿咬住,他下巴上的皮肤因用力而紧绷着。在左上方,半裸着身子的那个人的腿因透视而缩短,径直伸入空虚、漆黑的空间。在梯子的半截处,肌肉紧张感多少得到了放松,因为衣饰华丽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和尼哥德慕分别在两边帮扶,眼睛可以在此处稍做休息,尸体势必还要继续下搬,但在这里停顿了一下。在这幅画左边靠中间的位置,手臂和腿的复杂排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三位悲痛的马利亚身上。鲁本斯在此并不满足于悲剧的泛泛化描述。每个马利亚都必须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哀悼。圣母的脸上写满了死亡引发的全部剧痛和无法安慰的悲痛,这种悲痛让她的容貌失色。一种更有戏剧性、情感上也更为强烈的悲伤充满了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那饱含泪水的双眼,而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表情似乎反映出更内敛的庄严感,她是“优雅美”(venustas)的化身:一种将外在美和内在精神的光辉结合起来的优雅气质。一直以来,鲁本斯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剧作家,他把悲剧的冲击力从抹大拉的脸上转移到了她的肩膀上,基督那沾满血迹的脚搁在她的肩膀上,染红了被他的脚趾压在底下的金发。这种冲击感一如既往,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具有启发意义。它的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抹大拉从罪恶中获得的救赎:这位留着长发的从良妓女曾洗过基督的双脚,并用自己的头发将它们擦干,作为她悔罪的象征。
在伦勃朗出现之前,没有什么比这幅画更能代表神圣的戏剧了。《下十字架》在一幅画中展现了所有的绘画。这是一幅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尤其是一幅令人惊叹的静物画(nature morte),静物感体现在一块精心描绘的石头上,这块石头把铭文压在地上;另外还体现在将铜盆染成酒红色的那顶荆冠上。这是北方绘画和南方绘画的结合,既有惊人的绘制技巧,也有真实的提香风格的色彩。所有雄心勃勃的巴洛克艺术家身上都笼罩着伟大的威尼斯画派大师们的投影,但没有人做到比鲁本斯更为彻底地致敬了前辈。他的用色不仅仅是在由线条构成的构图中充当愉悦的填充物,而且还实实在在地塑造了形体。鲁本斯无论出于直觉还是理智,都能领会到不同颜色的效果对视觉感知构成的影响,而《下十字架》使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将观画者的眼睛带到艺术家想要他们观看的地方。尼哥德慕深蓝色的右肘突兀地向外伸出,顶着耀眼的裹尸布,把我们的注意力顺着他前臂的边缘往下推,一直推到与圣约翰的手臂和肩膀上那饱和度极高的红色相遇。这条色彩之路的清晰度和力量感,使观画者的眼睛无法在这幅画的任何地方停下来,而只会停留在圣徒宽阔的胸膛和肩膀处,这副肩膀伸展开来,架住了被刺穿、衣物被撕裂的救世主身体。圣约翰的整个身体都为这一刻做好了准备。他为了支撑救世主的身体,右腿牢牢地固定在梯子的第二级上,骨盆向前顶,上半身向后弯曲,以承受压力。他已经准备好代表我们所有人来肩负起信仰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