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点信息,Standard Notes 去年已经被 Proton 收购了,原来的 CEO 也离职了。所以这个软件在 Proton 是有些边缘化的感觉。不过能离线使用,所以做好数据备份应该问题不大。

Notesnook 官网介绍是巴基斯坦出品的软件,这个属实罕见。支持巴铁的可以试试。

显示全部对话

我现在的笔记方案是 Emacs org-mode + Github。几年下来整体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近期开始考虑到 GitHub 本身的私密性和数据安全性。有些配置文件保存在 GitHub 上,即便仓库设置成了 Private,总感觉不太放心。考虑了几天,最终又用回来 Standard Notes,这个笔记的 e2e 加密功能市面上少有的,而且包含免费版可以托管加密数据,用来保存各种配置文件非常合适。

配合起来就是:知识性笔记使用 org-mode 明文存储,敏感信息使用 Standard Notes 保存。

中间有个插曲,当时听说 Joplin 也有加密功能,后来仔细研究了发现这个笔记软件只会在云端加密,本地还是明文存储。安全性有打折扣,最终没有选择。

另外有个 Notesnook 的软件看起来也不错,也是 e2e 加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他们的编辑器。

“你不需要准备好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会准备好。”

滑梯效应是指: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很容易继续做下去,就像从滑梯上滑下来一样,一旦开始,就很难中途停下。

对付拖延症的秘诀就是先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先开个头再说,后面就会慢慢逐渐进入状态。

Vibe Coding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果模型在实现新需求的时候,写了一个抽象的可以共用的函数,那么它只会在本次或将来的代码实现中使用这些函数,而不会去回头分析已有的文件去替换之前的旧代码。导致屎山出现,目前需要采取很多手段来避免越来越高的屎山,但依然无法防止,因为模型太爱写新代码了,它们也会像人类一样,会本能抵制去分析修改老代码。这玩意儿如果让小白来使用,那就是妥妥的自动造屎机。

策划案这种东西我怎么觉得是非常无聊的,也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每当看电视电影时候,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那些年轻白领们总是在完成各种策划案,好像全世界坐办公室的都只有策划这一种工作,白领们也只会写策划。究其原因我分析可能这些写剧本的,大都没有其他行业经验,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跟文字有关的工作,什么广告策划、商业策划、合同案之类的。都这么多年了,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是中国影视剧的通病。导致很多还没进入社会的学生们成天幻想坐在电脑前开个 word 文档复制粘贴调调段落格式,写点样板内容,就能真的促成一幢交易一样。说实话写的那些东西不能完全说是垃圾吧,也跟垃圾差不多。也就是给合作公司那些无关痛痒的底层员工看的。老板们谁稀罕你写的那些破材料,决定要把钱花在谁身上,要跟谁合作,岂是一堆破文案能决定的?

在海外生活这么多年了,对万圣节始终无法形成那种节日的感觉。童年没有经历过这个节日,没有去挨家挨户收礼物的经历,怎么对这天有任何期待和欢乐共鸣呢?只能混在人群中,装作很欢乐。😂

月底了我的 GitHub copilot 还有 70% 的 premium requests 没有用完。今天高低得整点活儿。

最近小孩儿天天喊 six seven,我就上网查这到底是什么梗。答案就是青少年为了让家长不懂所以故意喊来搞笑的。我真的芭比Q了

显示更早内容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