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一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根据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计名由来
金蝉脱壳的原意是指蝉在蜕变过程中,本体离开了皮壳爬上更高的枝头,而皮壳仍留在原处。这一计策用于军事,则是指与敌对阵时,不要改变原有阵势以迷惑对手,而我方生力军则巧妙地跳出了对方视线,给对方造成极大威胁。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令工匠仿造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完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宇文宪柏庵为帐
北周建德五年(576),周武帝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委派他的弟弟宇文宪为前锋,把守雀鼠山谷。周武帝亲自率兵围困晋州后,宇文宪相继攻克了洪洞和永安两县,并图谋更大的进取。北齐后主高纬听说晋州被围,也亲自率兵增援解救。当时陈惑王宇文纯屯守在晋州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屯守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把守汾水关,他们都受宇文宪的统一调度。宇文宪暗自告诉宇文椿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你现在安营扎寨,不一定架设幕帐,可砍伐柏树搭成驻军小屋以向敌军显示处所。这样即使撤离后,敌军还会被小屋所惑。”齐后主高纬这时正分调一万官兵向千里径挺进,又命令一部分士兵出击汾水关,自己则亲率大军和宇文椿在鸡栖原对阵。把守汾水关的宇文盛向宇文宪告急求援,宇文宪亲自解救,迅速打败北齐军,宇文盛和柱国将军侯莫陈芮乘胜追击,斩杀和缴获了许多北齐军兵与武器。不久宇文椿又向宇文宪报告说,北齐主大军正向我方营地逼近。宇文宪又率兵相救,此时周武帝诏宇文椿返回。宇文椿于是奉命率部连夜撤离了鸡栖原。当北齐军到达鸡栖原时,果然把柏树搭成的临时小屋当作北周的驻军营帐,而不怀疑北周军已经撤退,也不敢轻意进取,直到第二天才发现中计上当。
疑阵惑敌是古代军事中常用的一种谋略,宇文宪柏庵为帐法即是其中的一例。此计妙就妙在就地取材、伐木为营,不仅减少了军用幕帐的架设与拆除工作,也为紧急撤退时以假代真奠定了基础。由于它不需要拆除,这就保持了营地的形貌,宇文椿又是乘夜回师,取得了金蝉脱壳的效果,安全返回。北齐后主虽亲率大军压境,因为被柏庵迷惑而不敢贸然进犯,等到第二天天明弄清实情,已悔之晚矣。
▷▷晋明帝缓兵脱身
东晋建国后,王导居中执政,王敦在外掌兵,势力很大,当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敦为荆州刺史,率领重兵镇守武昌。322年,王敦起兵叛乱,自武昌东下,从此使东晋王朝陷入了内乱之中。次年晋明帝即位,为了摸清叛军的实情,于324年6月化装潜入叛军营地探察。当晋明帝探察完王敦在于湖(今安徽当涂南)的营地,骑马暗出营门时,护门侍卫见晋明帝言谈举止非等闲之辈,于是引起怀疑。晋明帝见身份将要暴露,立即快马加鞭出营而去。王敦的军士见一行人扬马而去更加怀疑,就报告了王敦。王敦根据军士的报告,确认是晋明帝无疑,立即派出五人骑马追拿。
明帝料到王敦定会派人追拿,于是采取“缓兵脱身”之计:他命令随从用水浇凉马拉在地上的粪便,表明自己已经离去多时;当快马跑了一个多时辰,在路旁歇脚时,将手中的“七宝鞭”交于路旁卖货的妇人,叮嘱待后面骑马人到来时,尽管拿给他们看。安排完毕,晋明帝又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不出晋明帝所料,王敦的追兵一路见马的粪便已凉,料定晋明帝已去多时,于是加鞭猛追。追了一阵,见路旁有一个妇人卖货,就下马上前询问情况。妇人声言已经走出很远了。说完就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七宝鞭”乃皇家珍宝,一般人无缘亲眼见识。于是五个人争相看玩、爱不释手,早把追赶晋明帝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到他们醒悟,晋明帝已经相去甚远,摆脱了追赶,安然返回宫中。
“缓兵脱身”之谋是摆脱敌人、稳住敌人,从而赢得时间、脱离险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金蝉脱壳”之计的一种活用。为了“脱身”,“缓兵”的方法多种多样,因而“缓兵脱身”之计的成功运用,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施计用谋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