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七月】

夏至/小暑/大暑
七月七日前后交小暑节气/七月二十二日前后交大暑节气

本篇精选31味在七月采收的中药材。从这个月开始进入盛夏,人体的毛孔完全打开,此时排毒,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因为暑气逐渐旺盛,人会感觉特别闷热,要注意防止暑气伤人。

▷紫苏叶

生鱼片的配料

叶可透表温中气,子欲清痰消喘吁。
解郁止呕益脾胃,治风顺逆定肺金。

注意: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制作:7—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紫苏叶也叫苏叶,是紫苏和野紫苏的叶或嫩枝叶。它能散寒解表,行气化痰,安胎,解鱼蟹毒,常被用于调理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脘腹胀、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
紫苏在我国是常用中药,少数地区用它做蔬菜或煮茶。日本人多用于料理,是吃生鱼片时的配料。

▷头顶一颗珠

延龄草的根茎

白花延龄草,头顶一颗珠。
神农四宝宴,活血镇静丹。
消肿疗跌打,健脾宽肠胃。
生肌除风邪,甘温入心肝。

注意:不宜和枇杷芋、金背枇杷叶、猪油同食。
制作:7—10月采挖,晒干或鲜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头顶一颗珠也叫玉儿七、佛手七、黄花三七、尸儿七、芋儿七、狮儿七,是延龄草的根茎。头顶一颗珠能镇静,止痛,活血,止血,用于调理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

▷马勃

止血效果好的灰包

腐生菌体生山地,停衄良方马粪包。
灰褐棉絮丝藏内,味咸性平肃阴金。
清肺利咽祛喉痹,解毒止血疗外伤。
内服外敷有效验,蜜揉水调理上焦。

注意:风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制作:夏、秋季子实体成熟时及时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马勃也叫灰包、马粪包,以干燥子实体入药。马勃能清肺利咽,止血,用于调理风热郁肺、咽痛喑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脱皮马勃对口腔及鼻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外伤出血,可用马勃粉撒敷伤口。
金嗓散结丸(胶囊)、普济回春丸中都含有马勃的成分。

▷冬瓜

天然美容剂

蔓生草本地芝果,解积利肠瘥五淋。
青衣碧叶润如玉,虚怀若谷襟骋天。
清热解毒祛痈肿,利水消痰定喘咳。
益气除满延年寿,涤秽祛邪竭暑湿。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食。
制作: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冬瓜也叫白瓜、东瓜、白冬瓜、白瓜皮、地芝,能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用于调理水肿胀满、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解丹石毒、鱼毒、酒毒等。冬瓜是对孕妇和胎儿很好的食材。用冬瓜藤鲜汁洗面、洗澡,可增白皮肤,使皮肤有光泽,是天然美容剂。

▷紫珠

收敛止血的止血草

绀青宝璐挂枝头,璀璨荧光累粒收。
华紫珠叶老鸦糊,江东林泽获其功。
收敛止血克崩漏,清热解毒化疽痈。
味苦性凉归肝肺,抚癜散瘀疗善功。

制作:7—8月采收,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紫珠也叫紫珠草、止血草,是杜虹花、白棠子树、华紫珠、老鸦糊的叶。紫珠能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用于调理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等。
紫珠止血液、裸花紫珠分散片都以紫珠为主要原料。
紫珠和白及都是常用的止血药,都能解毒敛疮。白及以消肿生肌为主,紫珠以清热解毒敛疮为主。

▷五加皮

利水消肿的五谷皮

辛能顺气而化痰,苦致健骨而益精。
温或祛风而胜湿,方可逐瘀且通脉。
祛六邪化解痹痛,入三焦补益元阳。
强筋壮髓滋肝肾,利水消肿五加皮。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制作: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五加皮也叫五谷皮、红五加皮,以干燥根皮入药。五加皮能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调理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现在使用的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南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好;北五加皮有特异的香气,也叫香五加,强心利尿、消肿止痛的作用比较强。
腰椎痹痛丸、精制五加皮酒、追风强肾酒、国公酒中都有五加皮的成分。

▷无花果

清热生津的蜜果

映日仙果枝间隐,无花悖俗优昙钵。
叶实夏秋曝鲜用,桑科多乳树地瓜。
清热生津润咽喉,健脾开胃食谷消。
解毒理邪化痈癣,祛湿除瘰缓痔疮。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制作:7—10月果实呈绿色时,分批采摘,或拾取落地的未成熟果实,鲜果用开水烫后,晒干或烘干。
贮藏:易霉蛀,需贮藏干燥处或石灰缸内。
无花果也叫映日果、优昙钵、蜜果、文仙果、奶浆果,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用于调理咽喉肿痛、燥咳声嘶、乳汁稀少、肠热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等。

▷蓖麻

我国最常见的油料作物

根祛风活血,叶消肿拔脓。
喜高温恶凉,宜惊蛰播耕。
煎抚疹止痒,敷平疮解毒。
主风虚寒热,祛肠内滞积。

注意:风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制作:夏、秋季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蓖麻也叫大麻子、老麻子、草麻。蓖麻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入药,蓖麻子可以拔毒,导滞,通络利窍,常被用于调理痈疽肿毒、瘰疬、乳痈、喉痹、疥癞癣疮、烫伤、水肿胀满、大便燥结、口眼歪斜、跌打损伤。
蓖麻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油脂作物,蓖麻子会被用来榨油,蓖麻油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油粕可以用来做肥料、饲料,它还是活性炭和胶卷的原料。

▷蜈蚣

祛风定惊的百足虫

昼伏夜出性凶猛,赤头蜈蚣百足金。
气血凝聚辟要隘,内达脏腑外传经。
息风镇痉宁心智,味辛性温解肝疾。
通络止痛缓顽痹,攻毒散结化痈积。

注意:蜈蚣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
制作: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蜈蚣也叫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能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用于调理风湿顽痹、疮疡、毒蛇咬伤。医痫丸、宫糜膏、小儿抽风散、活血解毒丸中都含有蜈蚣的成分。

▷大蒜

从西域传入的调味食材

杀虫止痢除疥癣,行滞暖胃消症积。
祛邪辟温缓劳疟,解毒化肿疗痈疮。

制作:夏季叶枯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通风晾晒至外皮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大蒜也叫蒜头,能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用于调理痈肿疮疡、疥癣、顿咳、泄泻、痢疾。大蒜有浓烈的气味,吃起来辛辣,可以直接食用或调味,也可入药。在秦汉时期,大蒜从西域传入内地,经过人工栽培,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

▷草果

可增进食欲的调味香料

多年草本茎粗壮,辛温浮散入太阴。
照清炒得焦微鼓,面裹煨熟取仁心。
开郁化食利膈气,善涤宿痰振脾阳。
辟瘴解瘟化疟母,除寒燥湿益中堂。

注意: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用。
制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草果也叫草果仁、草果子,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能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调理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等。很多中成药的配方中都有草果,如益肾丸和开郁舒肝丸。
草果作为调料,能去腥,增进食欲,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料中的“五香之一”。

▷鸡娃草

杀虫止痒的刺矾松

琪花瑶枝清风摇,小蓝雪草刺矶松。
矮株灌木缤纷落,生于山坡田地中。
杀虫止痒蚀恶肉,味苦性寒愈肤颜。
调油涂敷除疣痣,捣烂成糊疗癣疮。

制作: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研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鸡娃草也叫刺矾松、刺矶松,能杀虫止痒,腐蚀疣痣,用于调理体癣、头癣、手足癣、神经性皮炎、疣痣等。
青海民间用鸡娃草调理某些癣疾,效果很好。

▷海马

可以抗衰老的鱼类

止痛强心龙落子,消肿散结疗痈疮。
舒筋活络归命门,镇咳平喘壮少阴。

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制作:夏、秋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和内脏,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海马也叫水马、对海马、海蛆,是海洋中一种小型鱼类,能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调理阳痿、遗尿、肾虚作喘、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海马行动迟缓,却能捕捉到行动迅速的海洋生物,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等地区。海马中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雷公藤

扩张血管的黄藤

祛风通络缓痹痛,舒筋活血壮精髓。
杀虫除湿断肠草,清热解毒消疔疮。

注意:孕妇禁服。
制作:夏、秋季采收。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雷公藤也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根、叶、花都可入药。雷公藤能杀虫,消炎,解毒,用来调理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雷公藤还能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的黏度,改善微循环。

▷杏核仁

调理血瘀疼痛的李仁

破核取实蕴甘甜,充裕饱满李仁香。
活僵化浊消骨痹,清晰髓海散浮息。
通经化瘀防跌打,利水润肠祛痞结。
豁痰止饮定喘咳,除热调中苦平方。

注意:脾虚便溏、肾虚遗精者,孕妇禁服。
制作: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收果核,洗净,破核取仁,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李核仁也叫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形状是椭圆形,内种皮是褐黄色的,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味道有点像杏仁,入药能祛瘀,利水,润肠,用于调理血瘀疼痛、跌打损伤、水肿鼓胀、脚气、肠燥便秘。

▷海浮石

可去掉身体死皮的石头

伍吊金去腐解毒,配麦冬煎服滋阴。
咸入下焦利水道,寒引湿热出命门。
消瘿平瘤祛疮肿,肃金降火清宿痰。
化食解郁通淋溺,软坚散结抚滞积。

注意:虚寒咳嗽者慎服。
制作:7—10月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漂洗,除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海浮石也叫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浮石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调理痰热咳嗽、疮肿。
《本草纲目》曰:“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

▷西瓜

青门绿玉房

蔓生草本茎细弱,嫩枝微毫叶对生。
溽暑琼液滋肺腑,碧玉流霞九酿浆。
祛热解暑除烦渴,宽中下气消痢疾。
寒凉增津利小便,味甘爽新清痍疮。

注意:中寒湿盛者禁服。
制作:6—8月采收成熟果实,一般鲜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西瓜也叫夏瓜、寒瓜、水瓜、青门绿玉房,能清热利尿,解暑生津,用于调理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
西瓜是夏季常吃的盛夏佳果,解渴多汁,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疗佳品。

▷西瓜皮

欣然忘食盼佳馔,霜月轻取翠瓜衣。
浮而卷曲结燥筒,内素外青遇佳方。
泻热除烦解淋溺,味甘性凉入胃脾。
清透凉惊祛水肿,清瘟化郁涤暑湿。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制作:6—8月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西瓜皮也叫西瓜翠衣、碎秋,以西瓜的外层果皮入药。西瓜皮能清热,解渴,利尿,用于调理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把西瓜皮焙干,研末可以调理口疮。西瓜皮的含糖量不高,适合各类人食用。

▷西瓜子仁

西瓜的种仁

平滑印圆边缘拱,品享濡甜取果实。
开豁痰涎依本性,子仁甘平欲益升。
生食化滞涤垢秽,浓煎止嗽清血营。
理肺润肠利通道,和中止渴静烦心。

注意:多食惹咳生痰。
制作:6—8月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晒干,去壳取仁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西瓜子仁是西瓜的种仁,能清肺化痰,和中润肠,用于调理久嗽、咯血、便秘。

▷丝瓜

凉血通络的天罗

天罗布瓜蛮虞刺,南北皆有以常蔬。
枯槁缠筋涤釜器,烹曝美饮鲜如初。
凉血解毒消烦渴,肠风痔漏与血淋。
清热化痰止崩带,逢遇击抵化疮疔。

注意:脾胃虚寒或肾阳虚弱者不宜多服。
制作:嫩丝瓜于7—9月采摘,鲜用。老丝瓜(天骷髅)于秋后采收,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丝瓜也叫天丝瓜、天罗、蛮瓜、绵瓜、布瓜等,以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入药。丝瓜能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用于调理痘疮、热病、身热烦渴、咳嗽痰喘、喉风、肠风下血、痔疮出血、手足冻疮、乳汁不通、水肿等。
我国南方、北方均种植丝瓜,是夏季常用蔬菜,里面的丝瓜络可作药用,有通经络的作用,还能用来洗刷灶具。

▷桃子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理想辅助食物

桃蹊柳陌细雨暮,夏山如碧清风拂。
灼灼芳华春烂漫,袅袅轻曳恣芳菲。
敛阴止汗缓虚劳,甘酸性温入肺金。
涤热生津消肠燥,活血养肝解心积。

注意:不宜多食。
制作:7—8月成熟时采摘,鲜用或作脯。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桃子也叫桃实,是桃树或山桃树的果实。桃子能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用于调理津少口渴、肠燥便秘、闭经、积聚。
桃树是常见的一种植物,桃花适合观赏,桃子则是常见的水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果酱、果汁、罐头等。桃子的含铁量很高,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理想辅助食物。

▷桃仁

活血祛瘀的良药

甘美剔透榹桃果,轻取子实惜良方。
甘养新血消热邪,苦泄滞血清陈壅。
镇心辟巫安温蓄,活血祛瘀缓跌扑。
润燥活血消癥瘕,利便滑肠止疮痈。

注意:无瘀滞者及孕妇禁用。
制作:7—8月采摘成熟果实,取出果核,或在食用果肉时收集果核,除净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桃仁是桃或山桃的种子,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调理痛经、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等。桃仁含油量比较高,可榨取工业用油。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通经甘露丸、润肠丸中都含有桃仁的成分。

▷川芎

家中常备的煲汤材料

巅顶穹窿天之象,叶茗香地之花。
少阳引经消头痛,清阳上行化头湿。
味辛性温补五劳,泻肺降气疗金疮。
行气开郁调肝血,温中散寒扶阳升。

注意:月经过多,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慎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制作: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川芎也叫芎藭、小叶川芎,以川芎的干燥根茎入药。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调理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清眩片、速效救心丸、脑安颗粒、消栓通络胶囊都含有川芎的成分。
川芎是常见的中药之一,也是家中常备的煲汤材料。

▷小蓟

创可贴的原料之一

白鸡角刺曲曲菜,小牛扎口野红花。
多年草本茎细长,直立匍匐数根须。
全草祛瘀消肿块,止崩安衄解疮毒。
根茎清肝凉血气,退热补虚开胃汤。

注意:虚寒出血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制作:夏、秋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小蓟也叫刺儿菜、刺菜、白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曲曲菜、青青菜、刺角菜,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调理衄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止血宝胶囊、肾炎灵胶囊、荷叶丸、创可贴中都有小蓟的成分。
小蓟和白茅根都能凉血止血,但小蓟还可以散瘀消痈,白茅根还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石决明

清肝明目的真珠母

味咸性平九孔鲍,通淋愈疽千里光。
潜浮岩礁海畔底,鳆鱼甲骨附石栖。
清肝明目除翳障,滋水涵木缓眩晕。
养阴固肾填精髓,润燥利肠补元虚。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用。
制作:一般在夏、秋季进行采捕,将捕捉的鲜鲍除肉,取贝洗净,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石决明也叫真珠母、鳆鱼甲、九孔螺、千里光,是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白鲍等的贝壳。石决明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调理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明目地黄丸、复明片、开光复明丸、黄连羊肝丸中都含有石决明的成分。

▷砂仁

化湿开胃的草本植物

草本豆蔻缩砂蔤,阳春翠衣赋奇香。
润肾补肝安命门,和脾健胃开畅机。
上焦梗逆而不降,下焦抑遏亦难升。
中堂凝聚郁舒达,砂仁调气效捷超。
通畅三焦顺水木,温行六腑暖土金。
辛香走窜温经络,利道润削困与争。

注意:阴虚有热者禁服。维生素C可以将砂仁所含苷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从而影响疗效。
制作: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砂仁也叫春砂仁,是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砂仁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调理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

▷麻叶

潮汕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草质藤本茎缠绕,羽状复叶灌木生。
纤长坚韧织布线,误为寻常百姓天。
火麻润肠理便燥,子实烹油添涂漆。
麻勃清风开经闭,蕡壳化脓愈劳息。
平喘截疟消痰郁,味辛有毒入肺金。
通淋安神缓痹痛,解毒杀虫祛痈疽。

注意:麻叶有毒,内服宜慎。
制作:7—9月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麻叶也叫火麻叶、火麻头,能止痛,定喘,驱蛔,用于调理气喘、跌扑疼痛、蛔虫病。
黄麻叶也叫麻菜,无毒,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绿色蔬菜。潮汕有一种红麻,以前人们会用老红麻的皮编绳子,现在大多拿嫩叶当菜吃,口感像番薯叶。还有一种甜麻叶,也是潮汕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薄荷

牙膏、口香糖的原料

抚疹固卫银丹草,辛入肺金合皮毛。
苦莲心脉从火化,滋目润睛夜息香。
发汗解表主血脉,清咽利喉消肿伤。
散邪辟秽通诸窍,芳香怡神除浊壅。

注意:体虚多汗者慎用。阴虚血燥、汗多表虚者忌食。
制作:夏、秋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薄荷也叫蕃荷菜、夜息花、升阳菜,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调理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等。感冒清热颗粒、苦甘颗粒、清眩片、西园喉药散、乳宁颗粒中都含有薄荷的成分。

▷白芍

花好看,根为良药

精阳芳华初绽放,皎玉香雪轻曳芳。
祛风补痨缓虚损,味苦性寒固五行。
益气养血安心神,敛阴止汗除邪瘟。
柔肝消痹解疼痛,通顺脉道利膀胱。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制作: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白芍也叫白石参、地藕、小白蔹、白药、白芪等,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调理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妇康宁片、归芍地黄丸、加味逍遥丸、胃舒宁颗粒、更年宁心胶囊中都有白芍的成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