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不仅是当时流行的品茶方式,更是亲朋好友间以茶会友的娱乐方式,因此这样的活动又被称为斗茶。点茶的基本技艺大致分以下几步:1. 把烘干的茶饼碾成粉末,放入茶盏;2. 冲入沸水,把茶粉调成糊状;3. 用特定的茶筛子不停地搅拌,出沫为止。
——【喝茶篇】
附:(南宋)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王诜《莲塘泛舟图》(局部)
1. 自先秦时期起,古人就有春日出游的习俗。那时的人们选在上巳节这一天在水边举行祓除不祥的仪式,兰汤沐浴,斋戒祭祀,《诗经》中不少关于爱情的名篇,其故事就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魏晋以后上巳节逐渐成了水边宴饮的节日。
2. 春日出游在唐朝成为风气,无论男女皆聚集在郊外,纵情山水。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记录的就是唐朝贵族妇女踏春的画面。
1. 祭祀本来是寒食节的习俗,魏晋时期祭祀基本安排在寒食节,但由于寒食节和清明离得太近,到宋朝,人们逐渐把寒食和清明的习俗合二为一,他们会在清明这一天祭祀,也会去郊外踏春。
2. 宋朝饮食文化丰富,除了青团,清明那天,汴京城的街头和庙会上有很多小吃售卖,如稠饧、米糕、麦饭、奶酪、杏仁粥等。
3. 宋人很重视踏春出游的仪式感,清明当天妇女们会化精致的妆容,穿戴隆重出行,尤其会换上一双精美的绣花鞋。她们在郊外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如放风筝、斗草、赏花等。
(北宋)赵昌《花篮图》
1. 宋朝人爱花,簪花的习俗风靡一时。这一习俗不分男女老少,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可以说人人皆爱簪花。最值得一提的是,男子簪花在宋朝十分常见,皇帝办完寿宴会赐花给百官和侍卫,大家按品级簪花。
2. 汴京城中,各大酒楼、店铺会插花吸引客人,招揽生意。《梦粱录》记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
3. 在宋代之前,并没有关于鲜花种植和买卖的专门行业。只因宋人对簪花和插花的喜好,不少人开始以种花、卖花为生,与花卉相关的行业也因此产生。《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又如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 宋朝之前,插花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艺术,大多出现在宫廷和官宦人家,以及佛堂供花。到了宋朝,插花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现存的不少宋代画作中都能看到插花的影子,可见插花对宋人生活影响之大。
2. 洛阳是牡丹的产地,城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牡丹插花。据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3. 《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足以见得,插花在宋朝不仅地位高,而且是十分普遍的事。
1. 唐朝时期,长安城的坊和市是分开的,夜晚实行非常严格的宵禁制度,朝廷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执金吾”以鼓声通知城中百姓宵禁开始,第二天一早钟楼的钟声响起,代表宵禁结束,只有每年的上元节,百姓可以举行夜间活动。到了宋朝,宵禁制度已经完全取消。不仅如此,宋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夜生活最丰富的时期。
2. 州桥夜市是北宋年间汴京的著名夜市,每夜灯火通明,营业到三更。《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就是著名的夜市一条街。辣脚子、姜辣萝卜、炸冻鱼头、香糖果子等都是夜市上有名的小吃。此外,汴京城中还有更繁华的马行街夜市。
3.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潘楼街往东的集市每夜五更天开门,交易大多是赌博和销赃之类,天刚亮就散去,因此被称为“鬼市子”。
4. 瓦舍是宋代城市中的大型娱乐演出场所,也叫瓦子、瓦市、瓦肆,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勾栏瓦舍”的出现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5. 樊楼是北宋汴京城中最有名的酒楼。
(北宋)李公麟《明皇击球图卷》(局部)
1. 汉朝末年,马球就已经小范围流行了,参与这项活动的多为上层贵族。
2. 马球在唐朝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连妇女都十分喜爱。唐朝有好几位皇帝都是马球迷。据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是位马球高手。陕西出土的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就有专门描绘打马球场景的。
3. 宋太宗曾经下令制定详细的马球赛规则;宋徽宗组建过一支宫廷女子马球队,由他亲自训练,队长就是他的妃子。
4. 根据出土的宋代马球雕砖,当时打马球要穿专业球服,服饰接近于游牧民族的骑装;马球杆是特制的,造型类似现在的曲棍球球杆。
5. 《东京梦华录》记载:琼林苑宴殿“南面有横街,牙道柳径,乃都人击毬之所”。也就是说,宋朝时期汴京城内就有专门的马球场。
1. 宋朝经济繁荣,饮酒文化盛行,大型酒楼开始出现。汴京城内大型酒楼有七十二家,被称为“正店”,小型酒楼数不清,其余售卖酒类的铺子称作“脚店”。
2. 汴京城的酒楼不仅仅提供餐饮,还有丰富的娱乐服务,如歌舞表演、吹拉弹唱等。营业时间通宵达旦,风雨无阻。
3. 酒楼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服务,除了正规的茶饭量酒博士,还有很多外来人员在这里找活干,如文中提到的给客人斟酒的妇女、跑腿的闲汉,还有兜售水果的小贩,等等。
4. 宋朝酒楼的厨事分工已经十分精细,酒楼服务的完善也促进了专门帮大户人家操办宴席的“四司六局”的诞生,他们上门服务,业务娴熟,雇用他们的人家只需出钱就行。而权贵世家自己家中就设有“四司六局”。
(唐)李昭道《龙舟竞渡图》(局部)
1. 北宋时期,汴京人称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是开端之意,五与午通用,故称端午。从五月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就会有端午的各种用品出售,节日气氛十分浓烈。初五这一天不仅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是驱逐瘟神的日子,几乎全民参与。
2. 《岁时杂记》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槌粽,又有九子粽。”
3. 宋朝女子端午节有兰汤沐浴的风俗。兰汤指的是中草药浴水,里面有艾草、菖蒲、白玉兰。这一习俗自古就有,因端午已经是夏天,容易出汗,而五月又是古人眼中的“恶月”,这一时节毒虫易泛滥,细菌易滋生,瘟疫易蔓延,沐浴兰汤主要是为了驱虫避害,预防疾病。如苏轼《浣溪沙·端午》中所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 北宋妇女有戴钗头符的习惯,将缯彩剪成小符,兰汤沐浴之后戴在头上,插于鬓髻之上,用以辟邪。《岁时杂记》载:“端午剪缯彩作小符儿,争逞精巧,掺于鬟髻之上,都城亦多扑卖。”
2. 端午当天,妇女沐浴完兰汤会穿新衣,缠彩丝,挂小符。这一习俗在苏轼的词作中也能见到,“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 宋人会在端午这一天贴张天师像,因此五月初一开始街上就会有很多画张天师像售卖的。《岁时杂记》记载:“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4. 吃五色水团是北宋民间端午节的又一习俗。五色水团是一种用糯米做的团子,通常会杂以其他颜色做出花果和兽形。《东京梦华录》记载:“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1. 胡床不是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坐具。最早的胡床跟马扎很像,演变到宋朝,胡床多了扶手和靠背,可以斜靠着坐,类似交椅。
2. 在宋代,“凉水”特指冷饮。夏天的州桥夜市有很多冷饮出售,如冰雪、荔枝膏、砂糖绿豆、水晶皂儿、冰雪冷元子、黄冷团子等。
3. 冰鉴是古代的冰箱,构造如双层木桶,中间夹层里放冰块。古人夏天用冰鉴存放蔬菜水果,集市上小贩出售冷饮也会用冰鉴储存。
4. 宋朝冰窖已经很常见了,不仅宫廷,民间也有不少。当时的人会在冬天把河中的冰凿下放到冰窖里,夏天搬出来卖。权贵人家多在自家挖冰窖,储存蔬果。
1. 竹夫人是用竹篾编织的乘凉用品,古人夏天喜欢抱着竹夫人乘凉。苏轼有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
2. 宋朝最有名的三家冷饮店,一家叫曹家从食,另外两家位于旧宋门外,店名无从考证。《东京梦华录》载: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
3. 唐朝人也有吃冷饮的习惯,其中最有名的冰镇饮品叫酥山,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中绘有仕女端着酥山的图。
4. 关于宋朝冷饮的典故,据《宋史》记载,南宋孝宗曾对礼部侍郎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
(宋)佚名《莲舟仙渡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1. 古人在喝茶时会品鉴挂在茶座旁边的画,到了宋代,这样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品鉴内容以诗词画等作品为主。文人平日收藏字画,会在聚会时向朋友展示,互相鉴赏。以上活动统称为“挂画”,是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2. 前文提到的“四司六局”,其中“帐设司”主要负责桌帏、屏风、绣额、书画等,“排办局”负责挂画、插花等。聚会前,文人雅士会把宴会厅布置一番,使得宴席更有格调。
3. 宋人文雅,爱好书画者多,因此装裱工艺也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正是因此,很多名作才得以保存。
4. 宋朝时期,挂画风潮经久不衰,不仅文人雅士挂画,民间百姓家中,甚至酒楼、茶楼等也有这样的风尚。
(明)商喜《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1. 古代文人被要求掌握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投壶来源于“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会在宴席上邀请客人射箭,这是礼仪,客人不能拒绝,因此有些不会射箭的客人会把箭投入壶中代替。投壶由此而来,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一种游戏。
2. 投壶源于“射”,古文中经常会以“射”字形容投壶。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 司马光认为当时流行的投壶有悖于古代礼仪需求,越来越娱乐化。他对投壶进行了创新改革,重新制定了一套游戏规则,比如第一箭中的叫有初,投入壶耳叫贯耳。这套规则制定后,很快就流行开来。
4. 投壶自春秋战国兴起,一直流行到明清时期。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也是一位投壶高手,故宫博物院现存明代画作《朱瞻基行乐图》就绘有朱瞻基投壶的场景。
(北宋)李公麟《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局部)
1. 唐朝弈棋文化盛行,不仅文人雅士好弈棋,妇人也以此为娱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187号墓出土的屏风画《弈棋仕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贵族妇女下棋的场景。
2. “棋待诏”是专门陪皇帝下棋的人,以围棋为主,也被称为棋官或国手。唐朝著名弈棋高手王积薪是玄宗的棋待诏,《唐国史补》中记录了“王积薪闻棋”的故事。宋朝也设有棋待诏一职,属翰林院管辖。
3. 《全唐诗》中有不少描写下棋的诗作,如温庭筠《寄清源寺僧》,“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
4. 宋朝围棋文化盛行,涌现出一批国手,如太宗的棋待诏贾玄。其中最有名的国手刘仲甫,人称其技艺较唐代王积薪高“两道”,著有弈棋相关作品《棋诀》等。
1. 古琴造型样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仲尼式、伏羲式、蕉叶式、落霞式、灵机式等。
2. 古琴一度为七根琴弦。宋太宗赵匡义是古琴爱好者,他想效仿古人增琴弦,把七弦琴改为九弦。宫廷琴师朱文济被称为“鼓琴天下第一”,他坚决反对太宗增弦,认为这样会坏了音律。朱文济也因此被太宗冷落。
3. 宋徽宗赵佶不仅书画出众,琴艺也是一绝。他曾设立万琴堂,搜集天下名琴,其中就有唐代古琴“春雷”。据传,靖康之变徽宗钦宗被俘后,万琴堂中的名琴也被运往金国。另,宋徽宗还创作了名画《听琴图》,画的是松下抚琴听琴的场景。《听琴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4. 宋人热爱古琴,中国现存最早的琴曲专著《琴史》也诞生于宋朝,作者朱长文。书中收录了从先秦到北宋的156位古琴名家,包括孔子、师旷、伯牙、子期、嵇康、司马相如、陶渊明等。《琴史》对宋朝文人影响极大,如今耳熟能详的学问家如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琴艺高手。
5. 嵇康是曹魏末期的音乐大家,创作了《长清》《短清》等曲,相传《孤馆遇神》也是嵇康所作。现存文字作品中只有明代《西麓堂琴统》记载了《孤馆遇神》及其背景故事。
1. 在宋代,七夕是一个大型的购物节日,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出门采办。汴京城里的集市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到天黑才会散去。如《醉翁谈录》中提到的,“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2. 磨喝乐是宋朝最流行的泥娃娃,是一种用土制的人偶,造型多种多样,栩栩如生。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会在七夕当天购买磨喝乐,供奉牛郎织女。因这种玩偶风靡一时,名家制作的甚至能卖出数千文钱。《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3. “种生”是古代七夕的风俗,如《东京梦华录》载:“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1. 卫夫人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也是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据传她师承于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卫夫人擅写楷书,作品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关于卫夫人的师承,《法书要录》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2. 唐代书法家张旭擅长狂草,因其狂逸的书法特点,被世人称为“草圣”,和另一狂草书法家怀素齐名,并称“颠张醉素”。其代表作是《古诗四帖》和《肚痛帖》。
3.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文中记录了他和友人兰亭聚会游玩之事,北宋书法家米芾称其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尤爱王羲之的墨宝,书法界传闻,《兰亭序》的真迹就在太宗的陵寝中,后世所见的版本,均为历代书法家临摹作品。
4. 蔡邕,东汉著名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据传,汉灵帝派蔡邕将儒家七经刻在石碑上,历时八年才完成,即《熹平石经》。蔡邕的石刻完成后,曾轰动一时,临摹者络绎不绝。《熹平石经》也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1. 玩双陆需要用到两个骰子,一个骰子有六个面,两个骰子就是双六,“六”通“陆”,这就是双陆游戏名字的由来。宋代洪遵在《谱双》提到,双陆有四名,“曰握槊、曰长行、曰波罗塞戏、曰双陆,盖始于西竺,流于曹魏,盛于梁、陈、魏、齐、隋、唐之间”。
2. 双陆在唐代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力,当时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能见到双陆的影子,如唐代画家周昉的《内人双陆图》描绘了贵族妇女下双陆棋的画面,这幅画现被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3. 武则天是双陆资深爱好者,《新唐书·狄仁杰传》中记载了她和狄仁杰关于“梦见双陆输了”的故事;唐中宗的韦皇后也深谙此道,《旧唐书·后妃传》记载了她和武三思打双陆的事。
4. 双陆在隋唐时期只在贵族阶层流行,到了宋朝,由于民间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双陆在市井中也慢慢流行开来。汴京很多酒楼都设有双陆棋盘,供客人们消遣玩耍。
5. 宋朝流行各种棋牌类游戏,据记载,双陆在那时也会被用于赌博,因此有不少人专门研究双陆,借此获利。
(北宋)屈鼎《夏山图卷》
1. 宋朝饮酒文化兴盛跟当时实行的榷酒制有密切关系,榷酒制涉及酿酒权、酒水和酒曲买卖权、酒税等。这类对酿酒行业进行专卖的制度为宋朝政府带来了大量的酒税收入,也促进了民营酒业的蓬勃发展。《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不少大型酒楼、小型酒肆,以及百姓卖酒饮酒的热闹画面。
2. 《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正店和脚店都是宋朝酒楼文化发展的产物,其中“正店”有酿酒权,“脚店”没有酿酒权,只能从正店批发酒用以零售。
3. 酒文化的盛行推动了酿酒技术的发展,因此,宋朝酒的种类也达到了新高。上文提到的羊羔酒、红曲酒、荔枝酒、黄柑酒、流霞酒、碧光酒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品种。此外,宋朝还有专门对酒分门别类的书籍,如《酒名记》。据史料记载,宋朝名酒品种有280种之多。
4. 宋朝酒令游戏多,猜枚是其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在《水浒传》中出现过。唐朝比较流行的酒令游戏有藏钩、射覆等。
5. “九射格”也是宋朝酒令游戏的一种,创造者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九射格考验的是六艺中的“射”,玩法跟投壶类似。道具是一个画有老虎、熊等各种动物的靶子,每种动物都对应饮酒的数量,玩游戏的人根据自己射中的动物喝酒。
(明)商喜《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1. 汉朝以前,蹴鞠叫“蹋鞠”。“蹴鞠”这一叫法最早出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
2. 宋朝蹴鞠分“白打”和“筑球”两种比赛方式。“白打”不设球门,两边队员表演蹴鞠的各种动作技巧,由裁判打分定胜负。“筑球”设球门,输赢以进球多少为准。《东京梦华录》记载了筑球比赛的情况:“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
3. 蹴鞠在宋朝能那么快流行开来,不只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还因为统治阶层的鼓励。宋朝有好几个皇帝是蹴鞠爱好者,如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等。朝中不少官员也是蹴鞠高手,后人熟知的如丁谓、高俅,高俅更是因为蹴鞠水平高超而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
4. 北宋画家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描绘了宋太祖、宋太宗和大臣们蹴鞠的场景。原作已失传,现存的这一版本是元朝钱选的临摹品。
1. 中秋以前叫“仲秋”,最早出现于《周礼》,是由古人祭拜月亮的传统演变而来的。到了北宋,中秋节才被正式定为八月十五这一天。宋太宗把端午、中秋和元旦定为当时的三大节日。
2. 每年中秋汴京城的酒楼都会售卖新酿的酒,《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
3. 中秋吃螃蟹的传统自古就有,因中秋时节螃蟹正好上市。如《东京梦华录》载:“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
1. 中秋节在宋朝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无论是市井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有各自过节的仪式。《梦粱录》记载:“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民间尚且如此,宫里则会举行更盛大的宴会,六品以上官员都得出席。宴会上君臣会一起吃宫饼,也就是当时的月饼。
2. 宋人很重视中秋焚香拜月的仪式,如《醉翁谈录》:“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3. 吃月饼的风俗自古就有,不过那时候不叫月饼,宫里宴会上吃的叫宫饼,民间吃的叫小饼。苏轼在诗中曾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4. 放水灯也是宋人中秋的习俗之一,主要见于南宋时期杭州城。如《武林旧事》载:“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
(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1. 古人最早的粉底是用米做的,可惜米粉容易脱落,人们又与时俱进发明了铅粉,“洗尽铅华”一词中的“铅”指的就是铅粉。但是铅粉有毒,用久了气色不好。到了宋朝,出现了用石膏、滑石、蚌粉等制成的粉底。明朝时期,用紫茉莉种子制作的“珍珠粉”、用玉簪花苞制作的“玉簪粉”等风靡一时。
2. 唐朝女子喜爱浓妆,宋朝女子则喜欢素妆,不过遇到庄重的场合,她们也会用丰富的花钿贴面。宋朝皇后像中常见的珍珠贴面妆就是从花钿演变而来的。
3. 隋唐流行用黛画眉,宋朝女子多用画眉石。宋朝的《云麓漫钞》记载:“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而正文中提到的倒晕眉,是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记载的一种眉形。
4. 宋朝最流行的香水是从大食国进口的蔷薇水,这种香是从蔷薇花中提炼的,《铁围山丛谈》记载:“异域蔷薇花气馨烈非常,故大食国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明)佚名《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1. 北宋时期,瓦舍得到了空前发展,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汴京城内比较有名的瓦舍有桑家瓦子、中瓦子、里瓦子、朱家桥瓦子、新门瓦子、保康门瓦子等。《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2. “勾栏”是指瓦舍中给观众看表演的看棚,因此后人用“勾栏瓦舍”来称呼宋朝的娱乐演出场所。在这里能看到的表演种类很多,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种,还有杂剧、皮影、傀儡戏、舞蹈、滑稽戏等。
3. 相扑又称“角抵”,在北宋已经非常盛行了,女子相扑比男子相扑更受欢迎,《梦粱录》记载:“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宋仁宗就很喜欢看女子相扑,为此司马光还特地写了一篇《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上奏,说这种表演有伤风化。
4. 瓦舍门口一般都会张贴海报,上面写着演出的节目的名字、表演者的名字、表演时间等。这种海报在当时叫作“招子”。
1. 重阳节自古就有赏菊花的风俗,北宋年间汴京城有专门培育菊花的园子,重阳这一天会举办赏菊大会,对游客开放。《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2. 北宋年间,汴京各大禅寺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举办斋会,只有开宝寺和仁王寺会举行狮子会,僧人们会坐在狮子座上听法师讲说。这两个禅寺重阳当天游客很多。
3. 从魏晋开始,重阳节喝菊花酒就成为一种传统。陶渊明在他的《九日闲居》就有提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4. 亲友间互相送蒸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重阳蒸糕种类很多,如面糕、黄米糕等。宋人喜欢在蒸糕上面插小彩旗,直到现在南方有些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
(北宋)郭熙《溪山秋霁图》
1. 宋太祖规定重阳节放一天假,宋神宗继位后将重阳假期延长到了两天。
2. 汴京各大酒楼在重阳节都会重新布置门前的装饰,用很多菊花扎成拱门,装饰窗户。《东京梦华录》记载:“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3. 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这一天大家会去爬山登高,就地宴饮,赏秋景,插茱萸。茱萸可以入药,有驱虫辟邪的作用,古代的妇人和儿童都会随身佩戴茱萸囊,男子则会直接将茱萸插在头上。如王维诗中所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汉朝的《西京杂记》也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4. 因九九重阳有长长久久的意思,现如今重阳节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含义——敬老节。这一天很多人会去探望家中老人。
唐代的煎茶法始于陆羽,后经改良简化,大致步骤为:1. 炙烤茶饼,碾碎成碎末;2. 筛去细碎部分,留下茶末;3. 将茶末和各种佐料放置在一起煎制。
1. 煎茶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一种喝茶方式。关于煎茶所用之水,陆羽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2. 煎茶在唐朝十分流行,宋朝时期,由于点茶法越来越风靡,煎茶法逐渐式微,只有少部分地区的人还有煎茶的习惯。据记载,到了南宋晚期,煎茶法才逐渐消失。
3. 广东的擂茶,里面会加入大米、花生、绿豆、茶叶等,捣成糊状冲泡,可解渴、充饥,和煎茶有相似之处。